□星期日周刊記者 顧 箏 李欣欣
  邵永生是為了工作才去學多國外語的,但在他的講述中,我們明顯地感受到了那股學習的樂趣。
  為了工作而學習,常常是為了應付單位的要求,或者緩解職場的焦慮,而他為什麼能學得那麼興興頭頭、持之以恆呢?
  1970、80年代,邵永生一直訂閱一份雜誌《知識就是力量》,每期必看。雜誌上介紹很多文化、科學知識,還包括各個國家的先進技術,他很喜歡。雜誌名也非常符合他的價值觀,“我這個人一輩子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想法,就想好好學習,好好工作,為這個國家貢獻一份力量。”
  最初朦朧地有“知識就是力量”的觀點是因為母親。邵永生四歲喪父,母親一個人拉扯幾個孩子長大,她給人梳頭,或是在別人婚喪喜事的時候去幫忙,以此賺錢養家。有時候一天早上從昆山老家的縣政府處一路梳到汽車站,要梳18個頭,梳的是那種S型的盤頭。舊社會,請得起人梳頭的一般都是做生意的老闆娘,或是有家底的太太們。邵永生的母親沒什麼文化,不過她是個有心人。她看到她去梳頭和幫忙的那些有錢人家的小孩都在學堂讀書,在她心裡就形成了一個讀書很重要的想法。家裡的條件雖然不能和那些大戶人家相比,不過邵永生的母親一直告誡子女,要好好讀書,多學知識。
  邵永生是個孝子,在學校里學習一直很用功。家裡沒有電燈,他就到一個同學那裡去,同學的姨媽是做醫生的,有個診療室。他們兩個孩子晚上就獃在診療室里,湊著那裡的燈光看書、複習功課。而在中學階段,學得最好也最有興趣的一門課就是英語,“老師今天講的課,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基本上都能背出來,每天清晨我起床以後,就對著屋前的大片田野大聲朗讀,背誦。”
  邵永生回想了一下,覺得自己日後對外語學習的熱愛,和最初學英語的熱情有關,而對學英語有興趣,是因為他當時的英語老師。
  “我的老師,聖約翰大學(邵永生用英文講出大學名字)畢業的,他的英語水平很好的。一個好的老師會培養出好的學生,一個壞的老師也會給學生留下壞的印象。從這個觀點來說,我的老師是很好的,我受他的影響很深。”邵永生很確定,自己是那個被培養出來的好學生。
  星期日:你還記得嗎?你的老師是一個怎麼樣的人?
  邵永生:他來教我們的時候還很年輕,他講課講得非常好。他自己也很努力學習,除了教書的工作之外,他還學習俄語,沒兩年就學得很好了。
  星期日:所以你的老師給你展示了一個努力學習的人的樣子?
  邵永生:是的。記得那時候進交通大學流行一句話,第一年戴眼鏡……第四年要準備棺材了。說的是那個時候學校抓得很緊的,學習很辛苦。英語老師告訴我們他們聖約翰大學的學風,大家也都是很用功的。
  星期日:你的老師講課有什麼特點,讓你對英文學習產生了那麼濃厚的興趣?
  邵永生:他講語法的時候用圖解的方式,主語、賓語、賓語從句、定語從句什麼的,他都用圖表現出來,讓人一目瞭然。他英文好到什麼程度?1949年,毛主席發表了一篇《論人民民主專政》,我們的老師能用英文把它背出來,在他的影響下,到現在我還記得其中的一段。這位英語老師很喜歡我,在我要去上郵電學校的時候,他請我去他的宿舍吃飯,一個人在煤油爐上做了八個菜給我吃。等到我到郵電學校讀書後,他還常常貼上三分錢的郵票,把英文講義寄給我。
  星期日:英語老師和你的互動,對你的意義是什麼?
  邵永生:他不嫌棄我是農民的孩子,家裡窮,對我很好,這對我鼓勵很大。後來我畢業工作了,我還是每年去看他,他也學過法語,我們有時還會用法語交流呢。
  星期日:到了1980年代末,你被安排去做老師,教授國際電報通訊課程,你做老師有什麼特點嗎?
  邵永生:在我53歲的時候,單位領導對我說,現在技校國際業務教師缺人,你是服務明星(邵永生曾兩次被評為服務明星,記者註),將來要多培養些既懂業務又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營業員。
  怎麼做老師,我沒學過。過去我的英語老師怎麼教我,我就用那樣的方式教我的學生。我從小就喜歡看報,那些知識豐富了我的頭腦,我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發揮,舉例子,還挺吸引人的。在教知識要點之前,我一定要先花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講《職業道德》,內容是要告訴學生們,作為郵電的工作人員,我們要如何學好專業,做好服務。其實就是給學生一個思路,你們以後要做熟練的技術工人一定要提前打上這一支“提醒針”,知道提高業務的重要性。
  星期日:我坦率地講,我們以前在學校也會上思想道德課之類的課程,全是講概念,有點虛。你怎麼在你的講課中,在概念中填充內容,讓你的學生理解到你的理念?
  邵永生:我會講自己的經歷,把自己的理想傳輸給學生。我培養了全國各地很多學生,很多是在職的人,他們的單位出錢派他們來上海學國際通訊。有學生曾經對我說:邵老師,你是我碰到的最好的老師。我想我對他們或多或少是有影響的吧。
  [記者手記]
  反過來,這對我自己也很有用
  □星期日周刊記者 顧 箏
  “當時為什麼要好好學習?還有一個道理。”採訪進行到後半程的時候,邵永生緩緩地說,“不瞞你們說,我這種貧下中農的出身是很好的,但我愛人家有海外關係。我知道在那樣一個講究出身,彼此會被牽連的年代,我要追求政治上的前途是有點困難的。我心裡想呢,我這個人也不要去追求什麼名和利,就好好學習吧,反過來,這對我自己是很有用的。”
  邵永生通過好好學習,在工作上提供了很好的服務,為來辦理業務的客戶提供了方便,他本人也從學習中獲益不少。“我原來工資只有49塊,1978年的時候加工資,100人中只加40個人,我就是其中一個,加了一級,到了1979年又加了一級工資。後來我被評為上海市服務明星,等到100個人中只有3個人加工資時,我又輪上了。因為我業務不錯,領導還讓我寫了一本《國際電報通訊》的教材,書出版之後,我在職稱上又上了一級。”
  如果一個人一直堅持做一件事情,那一定是利他利己的。“怎麼樣才能好好為人民服務,一定要有自己的本事,業務要夠精。”從1930年代出生的老先生的語言系統里出來的這樣的話語,在過去我會覺得很虛的,只是拋出來一些概念,但現在我很認同這樣的話。其實“好好地為他人服務”並不是對人從道德層面提出要求,而是從業務層面提出要求,專業知識不夠,即使再說“你好,謝謝,對不起”,也服務不好。
  有一段時間我做過消費維權的版面,有很深的感觸。就拿最普通的客服電話來說,同樣一個問題,有的客服人員繞了很久,也沒有理解消費者的意圖,不知道該怎麼處理,讓消費者怒火上升,憤而投訴。可是碰到別的客服人員,他馬上抓住消費者的需求,然後告訴他可以怎麼樣解決,一個電話就輕鬆搞定了,消費者的滿意度很高。在這裡,你能說前一位客服人員沒有好好為消費者服務的心嗎?他也很努力,但是專業水平不夠,就是力不能及。
  每個工作崗位都有它所需要的專業水平,而所謂的職業精神也真的很簡單,就是去不斷地修煉這個專業水平。  (原標題:煤油爐上燒八隻菜,三分錢郵票寄講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votiv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